四川在线资阳频道消息(资阳观察 杨蜀丹)近日,资阳举行2025年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暨“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工作会议,通过一个个志愿服务单位的讲述,汇聚成资阳让微光成炬的融合发展新路径。
“红细胞·电力好邻居”项目是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的志愿服务品牌。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石占全表示,在不同场景,“电力好邻居”扮演不同角色——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电力好邻居”是村民投身春耕春灌、秋收秋种等重要农时的“好帮手”,通过开展专项保供电行动,为好收成开足马力;在深化社网共建中,“电力好邻居”是社区网格的“好伙伴”,聚焦“一老一小”,深入1112个社区、村社,开展“刷脸办电”“智慧助老”“网上国网”培训;在倾情扶弱助困中,“电力好邻居”是企业、乡村、社区、学校的“知心人”,开展电力科普、科学用电宣传,其中在对伍隍镇一碗水村结对帮扶对象定期走访慰问过程中,就帮助帮扶当地村民售卖农副产品总金额达30余万元……
在乐至,活跃着一家社会组织,通过互联网筹款作为支撑,将志愿服务转化为一个个公益品牌。据乐至县壹玖公益协会负责人介绍,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协会通过整合不同资源,策划了多个项目,为乐至县志愿服务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帮助众多儿童青少年改善了成长状况。比如,在面对低龄高发的儿童近视问题时,推出了“战胜近视小魔兽”“小眼镜找妈妈”等项目,通过科普宣传有效减少儿童近视率;为帮助留守女童认识青春期,适应生理和心理变化,策划了“留守女童呵护包”“留守女童青春初识”项目,已服务农村女童8000余人;“吹响生命的哨子”“学在童年救有未来”项目,则致力于教会儿童适用的应急与救护技能。
“融入行业特色优势,集中力量开展志愿服务,能有效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影响力。”在资阳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唐怀庄看来,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工作不仅需要全面参与的动员体系、充满活力的组织体系、覆盖广泛的阵地体系,健全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供给体系也非常重要,能够丰富供给内容、推进供需对接、提升服务质效,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为群众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服务。
据了解,截至目前,资阳市共有38.63万名注册志愿者、2118支志愿服务队,服务总时长超过1008万小时,全市共发布服务项目3.95万个,在266个社区全覆盖建成社区志愿服务站,提高了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