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碑村:向“美”而生——一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成长观察

2023-11-28 09:31:4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杨辉菊

原标题:红碑村:向“美”而生——一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成长观察

一座小桥连接着红碑村和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强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胡敏 王成栋 李寰 阚莹莹

“大部分人都在这儿下车,下车就应该能够看到造型。”11月22日,刚走到祥符寺河青杠平桥桥头,郑伯森就向罗志军提出想法。

郑伯森是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前身为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以下简称“成都美院”)副院长,罗志军是距成都美院最近的邻居——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红碑村第一书记。青杠平桥,是成都美院通往红碑村的必经之路。

类似这样的碰头,过去两年,两人已经历过无数次。

2021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投入使用,成都美院确定搬迁至资阳临空经济区,选址距资阳城区只有10公里左右车程的红碑村。一所学校,一个村庄,开始以校带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双向奔赴”。

希望·重新出发的城郊村

“不仔细看,都认不出这是我家房子了。”11月24日下午,瞅着自家宅院装修基本完工,76岁的李素清赶紧给在资阳城区的老伴拍了一段视频。

李素清装修的老房子面积150平方米,带着200多平方米的小院。装修前,房子已闲置6年。由于常年无人居住,连厨房的门锁都生了锈。

随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红碑村于2017年初被纳入资阳临空经济区的建设用地范围。彼时的规划是,将村址改造成绿地公园,预计2022年底前建成投用。也是这一年,李素清搬到了资阳市区儿子的家。

“很多人都搬走了。”红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吕宗辉说,2017年至2019年,仅14组、15组的95户村民,就有40多户举家迁入城市。到2021年初,两组常住人口只剩下130多人,平均年龄近60岁。叠加用地规划因素,红碑村的农村自来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自然消亡,还是再度振兴?“选择题”提前到来:2021年,成都美院开工建设,红碑村14组、15组并未纳入土地征用范围。

没能“进城”,乡村振兴之路还能不能走?怎么走?和全省很多纳入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乡村一样,红碑村也到了答题时刻。机遇显而易见:成都美院需要周边村庄提供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也需要一块可供写生、创作的实践基地。站在红碑村的角度,到2025年师生总数将突破6000人的成都美院,将带来大量的消费市场和发展要素,为红碑村重新振兴提供了可能。

2022年初,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和资阳市决定:围绕“田园为美院增色、美院为乡村赋能”主线,在保留红碑村农业本色、农村本真、生态本底基础上,打造“山水美、田园美、院落美、环境美、乡风美”的山水美院后花园、宜居和美红碑村,实现与成都美院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一场新的探索,在红碑村14组、15组开始了。

美村·“保”与“改”的背后逻辑

“林盘稍微修剪一下,就是美景。”“田坎上堆几块石头,也是景点。”11月22日中午,成都美院的设计团队,正在探讨如何在保留乡村风貌基础上,为红碑村田野“改妆”。

“保”与“改”,正是红碑村村容村貌整治的指导思路与启示。

四川现代种业集团总经理孙先勇介绍,去年春末担任农业农村厅驻红碑村指导组组长后,自己婉拒了不少开发商。“他们想修高楼。”孙先勇说,乡村风貌和农耕元素才是红碑村的“核心资产”。

截至目前,红碑村90余户农房完成改造,基本实现通水、通网、通气。如何保留乡村风貌,是贯穿其间的主线。

罗志军说,在不搞大拆大建、大包大揽、表面文章“三不搞”与保持农业本色、农村本真、生态本底“三保持”原则指导下,红碑村划定了生产、生态和生活空间布局。同时,借鉴川西民居风格制定房屋风貌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案。

李素清是全村第一个回来装修老宅的。她说,风貌打造、改厕改厨等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自己只需负责内部装修,“很划算。”

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大包大揽。在红碑村15组,一栋墙体贴着青绿色瓷砖的二层小洋楼格外显眼。房屋主人吕建会说,小楼是2016年建造的,本就不是川西民居风格且房龄不长,“所以不想整治外观。”而镇村干部均无异议。

不“大动干戈”,执行起来却也不易。顺着青杠平桥桥头道路直行,一块3亩见方的水面与周边的田块格格不入。顺着水面眺望,梯田的田埂清晰可见。

去年底,村里曾为水面和梯田去留产生过争论。当时,红碑村被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有村民建议,趁机对梯田进行降坡、细碎化整治并对稻田养鱼田块回填,以适宜机械化作业。

但这个意见最终没有被采纳:村里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蔬菜,无法机械化。梯田和稻渔综合种养都是当地农耕特色,也是“美村”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吸引成都美院前来教学、实践的重要资源。

同样,村民们也否决了“房前屋后种三角梅”的建议:因为,那不是本地生长的植物。

探索·寻找粮钱兼得的方法

“在有露水的时候做。”11月24日上午,祥符寺河滩地上,红碑村副主任、“种田CEO”李成胜正在示范如何给油菜施肥。这茬两用(观赏用、油用)油菜,是李成胜引入的新品种。

这是红碑村培育农旅融合新业态的尝试。

今年6月前,红碑村完成耕地平整,实现新增耕地85亩。去年8月,成都美院在迎来首批新生前就与红碑村签署合作协议,重点内容是共建绿色农产品保供基地、春季油菜花季写生基地。

如何种好“学生们看着长大的蔬菜和油菜”?

红碑村曾经家家种植蔬菜和油菜。但受限于品种落后和技术落伍,油菜花期普遍不长,蔬菜也卖不起价。

首先是规模化。李成胜解释,规模化是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的基础。去年8月,红碑村集体经济组织——红碑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成立,负责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曾是种菜大户的李成胜,担任职业经理人。目前,全村土地流转率已突破90%,具备规模化种植条件。

其次是新品种、规范化。去年9月,省农科院经作所在红碑村设立专家工作站,指导品种革新与种植方法。围绕种出师生们喜欢吃的蔬菜、喜欢看的油菜,去秋至今冬,省农科院先后带来20余个蔬菜新品种试种。实验证明,新品种的苹果番茄、花菜、莴苣极受学生欢迎,部分两用油菜在当地气候下花期较长。随后,专家们制定了蔬菜和油菜新品种的种植技术规范,并定期举行现场培训。

红碑村还有一个任务:种粮。在去年申请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时,红碑村2000余亩耕地被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在“良田必须粮用”的要求下,产粮是硬任务。

“我们探索了‘稻—油’‘菜—稻—菜’等轮作模式,保证大春种粮。”临江镇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这一模式下,每亩每年至少保证1200斤稻谷产量和近5000元收益。在这位负责人看来,在土地上因地制宜做文章,实现扎紧“米袋子”和鼓起“钱袋子”,是红碑村保留田园风貌后作出的正确选择之一。

融合·产兴才能带回年轻人

依托成都美院,育好业态,促人、钱等要素加速回流。这是红碑村又一条经验。

“客房满了。”11月24日中午,原野民宿老板向凯峰婉拒了三拨客人。这位今年4月首位投资红碑村的客商说,红碑村越来越热闹了。

热闹,也体现在一组数据上: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入农房及宅基地流转的环节担当“二传手”,全村已吸引8家商户入驻,盘活闲置农房约20处,培育民宿、农家乐、餐饮、康养等多个业态。在村干部们看来,当地正从“招商”变成“挑商”。因为,农房租金已上涨至65元/平方米/月,前来接洽的客商不断增多。

大家却觉得,未来仍大有潜力可挖。“美村与美院可以融合得再深入一点。”郑伯森说,到2025年成都美院师生将突破6000人,明年成都地铁18号线二期将开通,地铁站距红碑村只有两三公里。人员大量涌入,为成都美院与红碑村的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这与向凯峰不谋而合。11月24日,向凯峰和罗志军专门找到正在田野搞设计的郑伯森,提出邀请部分教师在民宿举办画展、开设画室、联合开设研学课程等设想。郑伯森当场同意,并建议罗志军尽快摸清合作需求清单,“我们好提前准备。”

除共育新业态外,美村与美院共育人才也摆上日程。罗志军说,目前村里的民宿、农家乐服务员多是本村招聘,整体年龄偏大,“民宿内部的布置、画展的摆布等,需要美院来培训。”

好在,红碑村的年轻人开始回来了。11月23日晚,吕建会的儿子吕军找到向凯峰,两人达成把吕军家洋楼改造出客房并入股民宿的合作意向。

11月24日傍晚,李素清分享了一条新消息:即将大学毕业的孙女决定返乡创业,“开咖啡馆或者茶馆。”

【记者手记】

农村就是农村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出发之前,我对红碑村充满期待。但在村口看到的第一眼就疑惑了:美则美矣,但不还是乡村么?

孙先勇回答了我的疑惑:农村就应该是农村的样子,它们是农村的标签,更是乡愁的载体。

如何留住农村的样子?红碑村给我们展示的,是尊重农耕的传承和村庄的本真,是尊重农民的意愿,是在保留“农”味基础上因地制宜的探索——既没有拆旧建新,也没有大包大揽。罗志军说,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式,反而更受农民欢迎。特别是在那些曾举家迁入城市的红碑村人看来,留住了故乡样子的改造,就是最好的建设。

离开红碑村前,遇到几名外地干部前来取经,他们有的和红碑村一样毗邻大学或地处城郊。在他们看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红碑村或许能够提供更多答案。而红碑村村干部开场白则是:农村就是农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