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

2024-06-17 10:29:08来源:四川观察编辑:杨蜀丹

原标题:四川新闻联播丨四川: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智改数转”究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哪些新变化?我省各地都做出了哪些新探索?一起来看。

记者 王星:这里是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德贝实业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生产线从原材料的运输到裁切、到封边等环节,基本实现了全流程的自动化,这样一条年产能1.5万套的定制板材生产线,仅需要10个人左右就可以完成。

成都德贝实业有限公司制造事业部总经理 杜厚宽:智能设备投用后,我们的材料利用率提升了10%,单位产品成本降低了20%,而且产线质控更加精确,生产效率提升了80%,今年我们还计划投入600万元,把钻孔、包装等环节进行智能化产线改造,届时产品的生产周期还将再缩短2天。

在郫都,像德贝实业这样的成都市智能工厂目前已有4家;5家企业入选成都市数字化车间;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通过场景示范,引领制造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成都市郫都区经信局软件产业科科长 袁东:我们积极搭建“智改数转”赋能平台,引进华为(西南)数字机器人创新中心项目等资源,就地就近面向我们的企业提供“小快轻准”的智改数转服务方案,组织本地19家企业开展先行先试,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通过“智改数转”,不仅“含智量”在提升,“含绿量”“含金量”也在同步改善。在达州海螺水泥的质量控制室,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批新引进的数字化质控设备进行调试,这套设备投用后,质控环节将实现全过程自动化,工作效率将提高50%以上,能耗也将显著下降。

达州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品质处出库主管 李常飞:可以实现从现场自动化取样和全自动试验分析,这样一来,可以大大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准化水平。

传统并不代表落后,目前,海螺水泥正在建设数字化智能工厂,建成后企业生产线设备自动化控制率将达到100%,能源消耗将下降8.85%。与此同时,达州全市也在开展针对规上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改造的遴选,帮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型方案 。

达州市经信局副局长 刘江:对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给予奖补,力争今年打造20户市级智慧工厂、车间和应用场景示范。

“智改数转”不仅是一笔“效率账”,更是一笔“经济账”。在南充,这家从事高频变压器生产的中小企业刚刚完成了首批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在企业负责人看来,尽管短期内投入有所增加,但长远来看,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

四川玺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枭: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能够大量地节约成本,提高产品效益,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引入各类设备12台套,总投资应该会超过600万,将我们所有的人工产线和半自动产线进行全部更换掉。

按照计划,预计到2027年,我省制造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超过6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将突破90%,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