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 激发乡村新活力

2024-01-04 14:11:07来源:四川观察编辑:杨蜀丹

原标题:四川新闻联播丨协同创新 激发乡村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省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筑牢“天府粮仓”、擦亮“金字招牌”,推动农业大省由大图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成都、达州两地,看看那里的农业现代化“实景图”。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位于成都邛崃的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一期工艺设备近日迎来专家组预验收。

博易智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蒋文龙:这个是所有的水冷的一个设备,创新就是,让我们的设备不再变成传统意义当中的那种又大又笨又粗又吵的那种,而是像冰箱一样能够放置在我们很干净的一个环境内。

验收专家组成员、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周永红:它的设计很超前,除了有中心库之外,还有基础的一些实验室,还包括有种子检测的。整个质量也非常好。

四川是种业大省,是全国三大育制种基地之一,但“大而不强”一直是我省种业企业和主管部门的心病,对此,四川斥资近亿元打造全省种业“最强大脑”,作为种子界的“诺亚方舟”,它可以保存各类种质资源188.4万份,涵盖农、林、牧、渔、草,保存期最长可达50年。相比之前较为落后的种质资源保存方式,有了质的飞跃。

省农科院副院长、种质资源中心库首席科学家 杨武云:以前我们没有种质资源库的时候,我们的种质资源主要分散在育种家手里面,还有就是我们的企业手里面,没有通过普查的,还在农户手里面,存在巨大的丧失的危险。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完成162个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共征集和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9880份。同时,抢救性收集到一批特异性、独占性资源。

省农科院副院长、种质资源中心库首席科学家 杨武云:丹巴的黄金荚也是全国十大之一的优异种质资源,现在已经进行产业化,彭州大蒜也是有几千年的历史的,可以为我们子孙后代保存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有“科技”保驾,更需要“改革”护航。在达州开江,这里正依托本地独特的田资源、水本底和绿色彩,试点推进县域集成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两项改革。眼下,任市镇黄泥塝村的养殖基地里,2000斤大闸蟹刚刚捕获上岸,经过分拣、清洗后,将打包发往重庆、成都水产市场。

开江民生渔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经理 吴贤政:我们按每一天3000斤左右发向市场,一直供不应求。

大闸蟹市场需求火热,得益于当地施行的乡村产业振兴新模式,开江地形“三山微水七分田”,是全省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之一。近年来,这里开启“稻田+”有机循环种养模式,陆续打造了特色水产、生态果蔬等15个现代农业园区。

达州市开江县水产站副站长 程冬生:引导群众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入股园区,打造产业化联合体,共吸纳3.5万余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户均年增收达6000多元。

围绕破解资金、建设、运营和管理难题,开江发挥县属国有企业的带动效应,以市场化方式整合农村土地、房屋等资源,投入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和运营。目前已投融资13.7亿元,先后建成稻渔之窗主题微田园综合体、乡愁记忆度假区等多个项目。

达州市开江县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 李沛胜:我们制定出台了《开江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八条措施》,设立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并创新金融产品良好的环境和活跃的市场,先后吸引龙头企业10余家,带动新型经营主体100余家。

开江还进行全域规划布局,将城市公园与城郊绿地、田园风光、采摘体验串联,塑造“田城开江·恰是成渝远方”文旅品牌,引领带动全域乡村振兴。

达州市开江县委副书记 何先如:以城乡融合为路径,着力培育特色产业能级,提高农民综合收入,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开江示范样板。

    编辑推荐